高质量发展下企业家阶层的培育

编辑:赵金龙 发布于:2018-12-06

高质量发展下企业家阶层的培育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第一驱动力。企业家是实施创新驱动的主体,是新动能和新业态的创造者。实施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激发企业家精神,培养企业家阶层。文章分析了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困难,说明了高质量发展企业家代际转换的现实要求,提出了营造企业家成长环境的社会共识。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企业家阶层 社会共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要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加大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大力培育企业家阶层。

一、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与任务

我国经济发展运行进入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提出了速度换挡、结构优化、方式转变、质量提升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也给发育成长于高速增长阶段的企业发展带来诸多困难:

(1)发展阶段的困难。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供需矛盾突出,发展动力减弱。在低收入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决贫困问题、温饱问题。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也相应提高,但是,之前的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并没有顺势的随之提高,出现了供需的错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转化与高质量发展使企业面临展的阶段困难。

(2)技术升级遭遇瓶颈。在改革开放初期低收入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技术以引进为主,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大规模招商引资,实施市场换技术,较好地契合了低收入阶段经济发展的技术特征。廉价的技术、充裕的资本与低廉的劳动力相结合,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技术引进遭遇瓶颈,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资本产出边际递减,全要素生产率持续下降。经济发展向高收入迈进的要求提出了动力结构和效率变革的要求,必须构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技术动力机制。但是,原创性的技术开发需要时间,需要激励机制的构建和规则的制定。

(3)商务环境的困境。国内的商务环境,主要表现为由原来的政商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模式向新型的“清”“亲”政商关系的转变。不可否认,高速增长阶段的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没有解决好清廉问题,在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困难,造成了依赖,形成了保护,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面向全球的竞争。现阶段必须通过简政放权与负面清单,解决企业自主发展问题,解决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问题。国际商务环境由于持续的经济衰退及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全球贸易出现保护主义态势,特别是中国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困难。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多边贸易走廊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时日。

(4)企业自身发展的困难。低收入发展阶段,企业发展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多数为家族企业或者以家族为核心的公司制企业。面对企业快速发展和新的市场环境,家族企业在公司治理、管理团队、发展战略等方面出现了短板,无法对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全球竞争进行快速的合理的回应,遇到极大的挑战与困难。

二、企业家的代际转换与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与此相应,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经济发展表明,经济发展与企业家阶层成正比,凡是企业家阶层丰裕的区域,经济发展必然有活力。当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类型的企业家,从而有不同的经济发展质量,需要不同的政策、制度与规则加以引导。从大的方面来看,企业家可分为投机性企业家与创新型企业家。投机性企业家更多的是利用市场机会,创新型企业家则更侧重于对产品与市场的创新。

就我国经济发展情况而言,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家更多的是投机性企业家,更多的是在市场上寻求机会,向政府争取政策红利,解决经济短缺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性改革成为经济增长驱动的主要方面,市场需要的是创新型企业家,更多的是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以便形成新业态与新动能。要正确的理解和把握这一特征,必须从企业家的功能上加以认识。

首先,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是从功能上界定的,它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群体,企业家的主要功能是创新,一旦完成了创新,企业家的功能也就完成,企业家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我们说,企业家只存在于创新过程中。之所以这样强调,是要说明并不是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是企业家,只有当职业经理人在涉及到创新方面时才具有企业家的角色。激发企业家精神,就是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把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家相混淆,认为企业经理就是企业家,对企业家的激励往往变成了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使得政策效果折扣。

其次,企业家的创新是什么?对创新的理解一般以熊彼特的说法为准,认为创新就是引入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发现新原料、实现新组织形式。或者称之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是企业家功能容易理解,技术创新为什么也是企业家的事情?这里所说的技术创新不是指技术本身,而是指技术的应用。尽管可以通过国家的基础理论和企业的研发投入来解决技术的发明,但是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依靠企业家。所以,企业的技术创新包括技术的发明与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熊彼特还特别强调,创新是“创造性毁灭”,是对旧的产品、旧的生产方式、旧的组织形式的打破。如果这些生产方式不配破除,新的生产方式无法生存。从这一意义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创新驱动。

第三,高质量发展呼唤创新型企业家阶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既反映在产品结构的升级与生产技术升级上,又反映在资源配置的机制上和企业的组织管理上,需要对既有的低效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进行替代,需要企业家阶层去完成这一使命。这就是说,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方式转换中,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敏锐的眼光和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通过对技术的运用、对新产品的开发、对市场的创造,率先打破既有的市场平衡,创造新动能和新业态,来主动推动消费者转型升级,从而完成创造性毁灭。这一实质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所在,为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提出了激发企业家活力的要求。

第四,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企业家的代际转换。高质量发展是新旧动能、质量、效率的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企业家群体的功能转换,即由投机性企业家向创新型企业家转变。在低收入阶段,供给短缺,市场需求旺盛,企业家只要能够组织生产就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这一阶段的企业家多表现为投机性企业家。投机性的企业家主要是基于发现市场的不均衡而进行的创新,例如,不同区域市场之间的套利,不同时间状态下的套利。因为是短缺经济时代,市场的机会相对较多,企业家的套利途径也较多,进入门槛较低,所以,总体上表现为技术水平的低下和粗放化的发展。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生产能力过剩,人们基本消费满足,提出消费结构升级要求,但又不知道未来的消费品,这就需要生产商从供给端进行产品的开发与市场的创造。与这种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企业家的创新必然是基于打破既有市场均衡状态的创新。这种创新能力需要企业家对新技术转化的敏锐眼光,需要对市场风险的勇于承担。所以,从整体上来说,高质量发展呼唤企业家,不仅需要大量的企业家,更需要企业家由投机性企业家向创新型企业家的转变。

三、大力营造企业家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形成激发企业家活力的社会共识

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转变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彻底放弃之前粗放发展的思维逻辑与发展方式。

首先,摒弃高速增长阶段的惯性思维。在创新引领的经济发展阶段,技术创新、企业家以及高级管理人才等高级要素的作用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国家政策资源将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但不少地方政府仍认为,有了所谓的国家发展战略就一定会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质量提高,就能够取得改革红利,从而不在发展的具体政策和环境上下功夫,不在企业家的创新驱动上下功夫。这是政府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必须高度警惕的一点儿。

其次,改变经济发展环境不利于实体经济与企业创新的困境。这一情况主要表现在对虚拟经济的过度追求上。近20年房地产经济的高速发展,严重放大了房地产的资产效应,导致多数企业“脱实入虚”,引导企业家向投机性方向聚集。与此相对,实体经济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资金“脱实入虚”的流向下严重短缺,发展困难。同样,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土地资源的资本化加速变现,并使政府对资源的支配逐渐增加。而政府对资源支配的增多却恰好挤出了企业对资源的利用,尤其是对民营企业的挤出。尽管政府前后两次出台了鼓励非公经济发展36条,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落实。

第三,全力以赴形成对创新发展包容的社会共识,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就是与众不同,就是打破已有的模式,是所谓的“创造性毁灭”。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与既有的政策、制度、商业模式、管理理念相冲突,会遭到大众的否决与不认同。同时,创新是未知的,对其风险不可预测和无法把控,常常与失败相联系,是冒险者的事业。所以,创新的这两个基本要素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要允许企业家的“不可思议”和“冒险行动”,形成对他们认同的社会理念。要形成和引导这样的社会共识,政府就要对企业家的行为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儿,而不是“锦上添花”的活儿。即不要过多地支持成功的企业家,而要支持真正创新且时下困难的企业家,要包容企业家的失败,甚至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和补贴部分补偿企业家的创新风险。

(二)加大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建设,引导企业家走创新发展之路。

首先,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因为企业家的创新是对既有经济秩序的打破,这样,对企业家行为的限制越多,越不利于其创新活动。因此,在企业家创新活动上应尽快实施负面清单制度。

其次,要从金融市场上对企业家的创新提供支持。要将企业家的创新理念变为商业模式,必须有投资的主体,这就要从金融制度上形成对企业家的投资支持,真正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

第三,要减少对企业家的创新干预,构造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特别是要克服新的形式主义。例如,在企业家创新刚有起色时,就对企业家提出各种能够彰显政绩的要求,这样,势必会加大企业发展困难,或者改变企业的发展轨迹,甚至扼杀新创建的企业。

第四,要重视对原创性技术研发的激励,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谋划重大研究基地。严格对高层次人才的确认与保护,宁缺毋滥,形成创新的技术支撑。要从财政和税收优惠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对新技术转化的投入。

最后,要从制度上规避企业家的“寻租”行为。不同的激励结构,会导致企业家活动是关注于生产性活动(创新),还是关注于非生产性活动(寻租)。前者相对于后者,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低水平时期,套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阶段,套利就不再能促进经济发展。创新引领发展需要的是创新性活动,而不是套利创新活动,要从制度上引导新一代企业家向创新性活动转变。(作者:民盟安阳市委会副主委 张良悦)

地址:安阳市文峰大道588号 | 邮编:455000 | 邮箱:ayminmeng@163.com | 电话:0372-2559203

中国民主同盟安阳市委员会 | 豫ICP备18042029号-1新闻报送入口